各行各业(作业车间、重型机械、造船和结构钢)的金属加工商都致力于满足严苛的交付期望,甚至超越质量要求。他们始终在寻求降低成本,同时还需处理始终存在的留住熟练工的问题。这并不简单。
其中许多问题可回溯至行业中仍然普遍存在的手动工艺,尤当涉及加工如工业容器头、弯曲结构钢组件以及圆管和方管等复杂形状时。对于许多加工商而言,25% 至 50% 的加工时间被用于手动标记、质量控制和更换,而实际切割时间(通常使用手持式火焰切割机或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占比仅为 10% 至 20%。
这种手动加工十分耗时,此外,许多此类切割的特征定位、尺寸或公差都难免出错,从而需要进行大量如打磨和返工等二次加工,更糟糕的情况下甚至材料会报废。许多车间总工艺时长的 40% 都耗费在这种低附加值的工作和无用功上。所有这些都在推动行业向自动化发展。一间加工复杂多轴零件的车间对手动割炬切割操作实施自动化,采用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单元,不出意料,该项举措呈现出显著的优势。该操作无需手动布局,现在,利用机器人,仅需 18 分钟即可完成过去需要五个人花费六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虽然优势显而易见,但采用机器人等离子切割,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购买机器人和使用等离子割炬。如果您正在考虑机器人等离子切割,请务必采取整体方法,关注整个价值流。此外,与经过制造商培训的、了解并深刻理解等离子切割技术以及所需系统组件和工艺的系统集成商合作,以确保将所有需求纳入单元设计。同时还要考虑软件,这可能是任何机器人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最重要组件之一。如果您投资一个系统,但软件难以使用,或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运行,或者您发现让机器人适应等离子切割并示教切割路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您就浪费了大量资金。虽然机器人模拟软件很常见,但有效的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单元会利用离线机器人编程软件来对机器人路径编程实施自动化、对碰撞进行识别和补偿,同时集成了等离子切割工艺知识。结合深厚的等离子切割工艺知识至关重要。使用此类软件,即使是最复杂的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应用的自动化也会变得简单很多。